首頁 最新消息 回上頁
公告訊息

《工商時報》白內障手術可治療 平日做好護眼很重要

分享:

20240509700817_20240520175407
根據統計,白內障也是造成視力模糊的第二大原因,僅次於屈光不正(如近視、遠視等)。圖/freepik

 

白內障是全球致盲的首要原因,醫師提醒,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白內障,唯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,民眾可以通過眼科專業檢查,早期發現並採取治療,平時也要做好護眼習慣,可以幫助減緩白內障的發展。

 

「台北台全眼科」院長張耘嘉指出,白內障是一種晶狀體混濁的眼疾,會導致視力逐漸下降。這是全球致盲的首要原因,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,且隨著年齡增長,發病率會顯著上升。根據統計,白內障也是造成視力模糊的第二大原因,僅次於屈光不正(如近視、遠視等)。

 

白內障可根據晶狀體混濁的部位與性質分為三種主要形式:核性白內障(NS)、皮層型白內障(CO)與後極型白內障(PSC)。每種類型的白內障在症狀、發病進程及治療方式上都有所不同。

 

白內障的診斷通常通過眼科專業檢查進行。主要檢查方法包括:1.視力測試:測量患者的視力,評估視力下降的程度。2.裂隙燈檢查:醫生可以通過裂隙燈詳細觀察晶狀體的狀況,確定白內障的類型及其發展程度。3.眼底檢查:排除其他可能影響視力的眼科疾病。4.瞳孔反應檢查:幫助確定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病變。

 

張耘嘉表示,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白內障,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。手術中,醫生會移除混濁的晶狀體,並植入人工晶狀體。手術方式主要有兩種:1.超聲乳化術:這是最常用的微創手術方法,利用超聲波將混濁的晶狀體打碎,然後吸出,再植入人工晶狀體。2.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:這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技術,利用激光精確切割晶狀體,從而提高手術精度並縮短恢復時間。

 

張耘嘉提醒民眾要做好護眼習慣,包括避免紫外線曝露、健康飲食、控制慢性病、定期眼科檢查等,雖然無法完全預防,但採取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減緩白內障的發展。

 

而目前台灣近視人口居高不下,根據統計,全台有八成的人口有近視問題雷射手術是許多民眾的選擇,張耘嘉也解釋PRK、LASIK、SMILE、SMILE Pro等不同近視雷射手術的異同。

 

張耘嘉說明,PRK手術全名為「經上皮雷射屈光角膜削切手術」,不需製作角膜瓣,但比較有明顯疼痛感,恢復期也較長;LASIK手術全名為「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弧度重塑術」,特點是快速康復效果佳,但LASIK手術需要切割角膜,術後要特別注意角膜瓣照護;SMILE手術全名為「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」,傷口較小、疼痛感低,減少神經傷害,所以可以大幅減少術後乾眼的程度和機率,並能避免角膜瓣併發症,是目前屈光矯正手術詢問度非常高的術式。

 

張耘嘉表示,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是近視雷射手術的重大進展,需要仰賴手術醫師的豐富經驗。 為了解決早期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著重醫師個人經驗的困難點,SMILE加入幾項新功能進化為二代的SMILE Pro,SMILE Pro具備中心視軸導引、散光軸度導引,讓醫師可以更快、更精確的定位雷射位置,大幅降低失誤空間提升精準度,可以讓病人感受到更好、更快、更舒適的手術過程。

 
👉媒體報導連結 
立即Line掛號
預約屈光諮詢
診號查詢